船用大口径方管 | Q355B Q355C Q355D | 600*600 | GB/T6728—2002(中国标准) | 99 | 大量 | 电议 | *** |
船舶制造用方管 | Q355B Q355C Q355D | 200*200 | GB/T6728—2002(中国标准) | 99 | 大量 | 电议 | *** |
船用大口径无缝钢管 | 20# Q345b | 726*20 | 国标 | 99 | 大量 | 电议 | *** |
船舶制造用无缝钢管 | 20# Q345b | 658*18 | GB/T8163-2018 | 99 | 大量 | 电议 | *** |
船舶制造用无缝钢管 | 20# Q345b | 693*20 | GB/T8163-2018 | 99 | 大量 | 电议 | *** |
船舶制造用耐低温方管 | Q355D | 300*300 | GB/T6728—2002(中国标准) | 99 | 大量 | 电议 | *** |
未来钢铁怎么办?高强度方管走在钢铁行业技术体系前列,成为标杆企业
落脚点不是进一步扩大产能,而是要把钢铁怎么来做强做精。”沈文荣开门见山,对我们沙钢来讲,在新的历史条件之下,也就是未来五年规划、十年发展,把钢铁,把我们沙钢做强做精,是我们的历史使命。沈文荣表示,做强做精,首先要产品结构更趋合理,通过优化产品结构,使沙钢更好的服务于中国市场,服务于世界经济。按照规划,未来沙钢优特产品高强度方管/高强度方矩管的比重将上升到60%-70%。在此基础上,要全面提升产品质量、稳定产品质量,做到让用户放心。围绕产品质量提升服务质量,健全服务体系,使用户和钢铁企业之间结成命运共同体。还要注重把传统钢铁行业生产、经营、管理等相关内容列入大数据、智能化,通过5至10年的时间,使沙钢在大数据技术支撑下的智能化达到新的水平。其次要做到劳动生产率最高,人均产钢量要进入全国乃至世界第一方阵,通过五年努力,实现除高强度方管特钢外人均产钢量超2000吨。同时,要降低资产负债率,调优资产结构,有效应对市场冲击,在优胜劣汰的过程当中经得住考验。“关键要紧紧围绕科技创新。”沈文荣思路清晰,钢铁不同于高科技类产品,其产品雏形及其所需基础原料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。但是,钢铁技术在不断革新,现代化生产手段不断变化。沙钢要围绕对钢铁前沿技术的研究开发,不但要善于应用成熟技术,还要在未来5年、10年甚至更长时间,研究新技术、探索新工艺、发掘新材料,不断更新换代,高强度方管走在钢铁行业技术体系前列,成为标杆企业。
|